一、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特色优势进一步巩固(科研)
学校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立足甘肃,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依据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梯队建设为关键,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营造学术氛围,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改善学科建设基本条件,强化科研创新,全方位建设学科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科布局趋于合理,结构不断优化。我校传统优势学科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涌现,快速成长,形成了比较优势与特色初显的学科格局。
我校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公安学一级学科、刑事科学技术二级学科),11个校级重点学科和4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见表一)。 表一:甘肃政法学院学科分布一览表
学科名称 |
所在学院 |
学科名称 |
所在学院 |
民商法学(省级重点学科) |
法学院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法学院 |
刑法学 |
法学院 |
经济法学 |
法学院 |
诉讼法学 |
法学院 |
刑事科学技术(省级重点学科) |
公安分院 |
侦查学 |
公安分院 |
治安学* |
公安分院 |
工商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学* |
管理学院 |
英国语言文学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人文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行政学院 |
马克思 主义哲学* |
行政学院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学院 |
|
|
注:带*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
2.学科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学科队伍建设。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甘肃省领军人才3名,甘肃省“555人才工程”人选12名,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名,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4名,学术骨干51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梯队。
3.学科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学校大力推进学科平台建设,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我校现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重点实验室2个。这些学科平台的搭建,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序号 |
基地名称 |
负责人 |
成立时间 |
批准机构 |
1 |
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
任尔昕 |
2010.10 |
甘肃省教育厅 |
2 |
西北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 |
魏克强 |
2010.10 |
甘肃省教育厅 |
3 |
甘肃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法制研究中心 |
李玉基 |
2013.12 |
甘肃省教育厅 |
4 |
甘肃省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郑高键 |
2010.10 |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科技厅 |
5 |
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王秋云 |
2014.01 |
甘肃省教育厅 |
二、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升,创新能力逐渐提高
自2002年以来,学校强化政策引导,坚持“科研引领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的科研工作理念,明确了“立足西部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法制建设,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重点突破、注重创新”的科研工作定位,科研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科研经费投入达到2128.79万元,累计争取校外科研项目经费1647.12万元;共计出版著作32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518篇,其中在CSSCI、EI、SCI发表或被检索收录322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5项,高校社科成果奖68项;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8项,省部级项目308项。2011年之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校从未超过4项,2012年和2013年分别立项8项和11项,均排名省属高校第二。2014年立项6项,排名省属高校第三。在全省法学项目立项中,2002年仅占20%,2012年占77.8%,2013年达到80%。2013年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此前多年,我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仅有一项。2013年,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实现了国家级教学科研奖零的突破。
三、交流合作更加活跃,对外影响进一步提升(科研)
先后承办刑法学年会、“立格联盟”科研管理论坛和高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举办了“陇籍法学家论坛”、“证据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学术会议”等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术活动,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学术氛围日趋活跃、品牌效应逐步显现。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先进单位。